室內避震的措施——
高樓避震
1.選擇承重墻多、開間小的廚房、衛(wèi)生間等躲避。
2.注意避開墻體的薄弱部位,如門窗附近等。
3.不要乘坐或躲到電梯里。不要跟隨人群向樓下?lián)頂D逃生。
4.不要盲目跳樓逃生。
平房避震
1.能跑就跑,跑不了就躲。
2.如果正處于門邊,可立刻跑到院子或周邊公園等的空地上。
3.如果來不及跑,就趕快躲在結實的桌子底下、床旁或蹲在緊挨墻根的堅固的家具旁。
4.盡量利用身邊物品保護頭部,比如棉被、枕頭等。
注意:不可采取的措施
1.躲在陽臺、窗邊、待在床上等不安全的地點或躲在不結實的桌子和床下。
2.在電梯或樓道內躲避。
3.跟隨人群向樓下?lián)頂D逃生或不知所措、四處亂跑。
4.站在吊燈或吊頂下面,或躲在玻璃窗、廣告燈箱、高大貨架等危險物旁。
5.盲目跳樓逃生。
6.逃出后又返回房屋中取財物。
室外避震的措施——
室外避震
1.遠離煙囪、水塔、高大樹木等,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物。
2.躲開變壓器、高壓線、電線桿、路燈、廣告牌等高處的危險物。
3.遠離老房子、危房、圍墻、堆得很高的建筑材料等容易倒塌的危險物。
4.選擇開闊的地方,蹲下或趴下,不要亂跑。震后不要輕易返回室內。
特殊區(qū)域避震的措施——
1. 野外遇地震,應避開山腳、懸崖,以防滾石和滑坡;如遇山崩,要向遠離滾石前進方向的兩側跑。
2.海(湖)邊遇地震,或海(湖)水快速進退時,應迅速遠離海(湖)岸,警惕地震引發(fā)的海(湖)嘯。
3.駕車遇地震,司機應迅速躲開立交橋、陡崖、電線桿、狹窄的街道等,并盡快選擇空曠處停車。乘客不要跳車,應在震后有序撤離。
自救辦法
保持鎮(zhèn)靜,有堅定的生存毅力,相信能脫離險境。
自救脫險
1.如果被埋壓,一定要堅信會有人前來救援。如果兩個或多個人一起被埋壓,一定要相互鼓勵。
2.在能行動的前提下,逐步清除壓物,盡量掙脫出來。要盡力保證一定的呼吸空間,如有可能,用毛巾等捂住口鼻,避免灰塵嗆悶發(fā)生窒息。
3.盡量節(jié)省力氣,用敲擊的方法呼救。注意外邊動靜,伺機呼救。
4.盡量尋找水和食物,創(chuàng)造生存條件,耐心等待救援。
救人的注意事項
1.挖掘中,要先找到被埋壓者的頭部,清理口腔、呼吸道異物,并依次按胸、腹、腰、腿的順序將被埋壓者挖出來,避免造成二次傷害。
2.如被埋壓者傷勢嚴重,施救者不得強拉硬拖,應設法使被埋壓者全身暴露出來,查明傷情,采取包扎固定或其他急救措施。
3.對暫時無力救出的被埋壓者,要使廢墟下面的空間保持通風,遞送食物和飲用水,等時機成熟時再進行營救。
4.對挖掘出的傷員進行包扎、止血、鎮(zhèn)痛等急救措施后,迅速送往醫(yī)院(注意:不能盲目的搬運被擠壓的太久的傷員)。
災后心理干預——會出現(xiàn)的心理問題
1.喪失感、沮喪抑郁
2.焦慮、精神病癥狀
3.沒有能力自我照顧
4.自殺或殺人傾向
5.酒精或濫用藥物
6.家庭暴力等
災后早期心理干預的基本步驟模型
1.基本步驟模型:即刻提供社會支持和實際幫助的支持
2.心理安慰
3.社會連接
4.被需要的感覺
5.可靠的支持
6.物質的幫助
災后自助策略
1.災后盡可能地按照平常的生活節(jié)奏生活
2.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
3.鍛煉,保持活動狀態(tài)
4.做志愿者,幫助其他人,保持忙碌生活狀態(tài)
5.接受來自家人、朋友、同事的幫助,和他們談論自己的感受
6.盡量少收看或收聽有關發(fā)生災難的消息,不要去回憶和細想各種媒體上所報道的悲劇。